安瑞范文网

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网友投稿

乔婷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ADR)。方法:研究自医院抽取60例入院治疗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患者。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对ADR的资料进行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在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统计中,31~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最多,男为13例(46.43%),女为15例(53.57%),总占比:28例(46.67%);在ADR患者的用药时间统计中,>10d总占比最高达:16例(26.67%);在ADR患者的合并用药统计中,合并3种药物总占比最高达:29例(48.33%);在ADR患者的累及器官/系统统计中,血液系统中肝功损害总占比最高达:19例(31.67%);在ADR患者的药物统计中,氯丙嗪总占比最高达:20例(33.33%)。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多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因此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减少药物联用,采取预防为主、仔细观察、及时处理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ADR的发生,减低患者器官受损机率。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精神药物在传统上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分为:抗精神病药物、抗狂躁症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其中抗精神病药物分为非典型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为抗癫痫药物、镇静剂和疫苗与精神疾病治疗密切相关,这类药物通常也被纳入抗精神病药物范畴[1]。现阶段由于社会发展快速,国民生活压力增加,患精神病的人群也在日益壮大。在治疗过程中关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ADR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根据临床需要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物[2,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60例入院治疗服用抗精神病用药过程中出现ADR患者,对ADR的资料进行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自医院抽取60例入院治疗服用抗精神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患者,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对ADR的资料进行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男35例,女25例,年龄20~84岁,平均年龄(52.00±4.85)岁。

1.2方法

自制ADR调查报告,对患者年龄、病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症状、累及器官等实施调查,并制定相关分析表格。

2结果

2.1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统计

如表1所示,在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统计中,31~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最多,男为13例(46.43%),女為15例(53.57%),总占比:28例(46.67%);19~3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第二,男为10例(55.56%),女为8例(44.44%),总占比:18例(30.00%);>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第三,男为8例(80.00%),女为2例(20.00%),总占比:10例(16.67%)。

2.2ADR患者的用药时间统计

如表2所示,在ADR患者的用药时间统计中,>10d总占比最高达:16例(26.67%),>15d总占比第二:14例(23.33%),>20d总占比第三达:11例(18.33%)。

2.3ADR患者的合并用药统计

如表3所示,在ADR患者的合并用药统计中,合并3种药物总占比最高达:29例(48.33%),合并2种药物总占比第二:13例(21.67%),合并1种药物总占比第三达:10例(16.67%)。

2.4ADR患者的累及器官/系统统计

如表4所示,在ADR患者的累及器官/系统统计中,血液系统中肝功损害总占比最高达:19例(31.67%),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系统中体重增加总占比第二:均为8例(13.33%),内分泌系统中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占比第三达:均为3例(5%)。

2.5ADR患者的药物统计

如表5所示,在ADR患者的药物统计中,氯丙嗪总占比最高达:20例(33.33%),氯氮平总占比第二:13例(21.67%),奥氮平反应总占比第三达:8例(13.33%)。

3讨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开始逐步使用,现阶段已经开发出10多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药物[4]。抗精神病药物分为非典型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对多巴胺—2(D2)受体的阻断作用,尤其是对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的作用,比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具有D2受体和5—HT2A受体拮抗作用,比如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等药物。诸多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统计中,31~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最多,男为13例(46.43%),女为15例(53.57%),总占比:28例(46.67%);在ADR患者的用药时间统计中,>10d总占比最高达:16例(26.67%)。在ADR患者的合并用药统计中,合并3种药物总占比最高达:29例(48.33%)。在ADR患者的累及器官/系统统计中,血液系统中肝功损害总占比最高达:19例(31.67%)。在ADR患者的药物统计中,氯丙嗪总占比最高达:20例(33.33%)。

神经系统出现:本研究中发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ADR的表现主要有:静坐不能、步态不稳、肌肉张力阻碍等锥体外系反应等。,原因主要是由于黑质-纹状体DA通路的D2受体被阻断引起的。最近PET研究发现,在大脑中约70%可能会出现抗精神病作用,但在多巴胺受体超过75%~80%疗效中,EPS症状(如帕林森综合征)可能会恶化。锥体外系反应在大部分精神病药物ADR中较为常见,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较为轻度。现阶段对于锥体外系反应的理论为:多巴胺系统受累,纹状体乙酰胆碱升高,和尾状核、苍白球、被壳中多巴胺受体阻断相关。此外,流口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神经系统累及中发生率较高,因为唾液分泌是激动后腺细胞分泌多、稀的唾液,与M4受体有部分激动和完全激动作用,受体的激动作用超过M受体拮抗作用,促使流口水。

血液系统损害: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肝功损害,其中氯氮平的不良反应最严重。氯氮平导致白细胞减少原理尚不清楚,其通常被认为对骨髓白细胞无直接毒性,这是由氯氮平介质代谢兴奋引起,与免疫系统有关,或者可能是氯氮平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药物实施治疗,对腹部脏器可能有不良反应。对肝脏影响显著,典型临床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易导致肝损伤。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医院检查病历时发现,肝损害超过51.85%。

非典型抗精神病治疗时,非典型抗精神药物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病例数相似。非典型抗精神病引起ADR包括两个原因:肝中毒和非典型抗精神病导致贪食,引起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酸。高胆固醇水平导致肝细胞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限制细胞摄取过程,破坏细胞骨架,损伤肝细胞。另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其代谢物为半抗原和抗原,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泌尿系统损害:主要不良反应是导致尿失禁和尿潴留。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乙酰胆碱收缩逼尿肌,促使排尿,而抗精神病药具有抗碱性作用,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问题。

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不良反应是导致低血压和心率改变。原因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引起肾上腺素受体致低血压。个别引起QT延长综合征,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HT2A受体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有关。

内分泌系统损害:主要是易导致体重增加。现阶段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液中抗泌乳素血症浓度增加,主要与下丘脑中多巴胺阻滞有关,影响下丘脑进食中枢,对于食欲的刺激增加。5-羟色胺拮抗功能已被证明导致不孕、溢乳和闭经问题;而喹硫平、阿立哌唑因致体内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和较低亲和力,而使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此外,喹硫平可通过阻断多巴胺H1受体导致食欲增加、嗜睡和体重增加。类似信息表明,女性、儿童体重增加较为普遍,因此在治疗营养和活动指导期间,应将特殊人群体重控制在最低限度。

抗精神病药物较多,我院报告ADR病例在ADR患者的药物统计中,氯丙嗪总占比最高达:20例(33.33%),氯氮平总占比第二:13例(21.67%),奥氮平总占比第三:8例(13.33%)。不良反应中有2/3以上是神经系统有害反应。因此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要尽量减少药物在治疗中联合运用,避免损害产生叠加效应。

综上所述,在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多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因此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减少药物联用,采取预防为主、仔细观察、及时处理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ADR的发生,减低患者器官受损机率。

參考文献

[1]王涵,田春祥,宁平,等.抗精神病药致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0,22(8):466-470.

[2]马燕,杜亚松,李方捷,等.精神专科儿童青少年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分析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10):1063-1067.

[3]苏中华,司天梅,于欣,等.济宁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及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3):175-180.

猜你喜欢 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和用药安全探讨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7期)2020-09-23真实世界中53075例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世界中医药(2020年13期)2020-08-07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34期)2019-12-30兽医临床用药注意事项分析湖北畜牧兽医(2019年3期)2019-05-14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健康大视野(2018年4期)2018-07-24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研究今日健康(2016年11期)2017-06-09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30期)2016-12-28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流产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奥曲肽在肠梗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5期)2016-11-03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0期)2016-08-11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